"Design as...”是今年ADM展的主題,在我們看來,設計、藝術、科技之間的界限已變得愈發模糊,多重身份為藝術家們提供了不同視角,各種創作形式相互碰撞、影響、融合,存在于三者模糊界限中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。
因此,聚焦設計對于藝術、科技以及生活所帶來的無限創想,今年ADMI展上將有一批藝術家攜作品空降現場,給我們帶來一場前所未來的“視覺沖擊+創意洗禮”的藝術盛宴。
設計是想象力的天空,藝術賦能想象,而科技給了藝術設計更多表達的形式與可能。當科技融入藝術設計創作,勢必將產生多元的化學反應。
在這些充滿無限想象力、科技感爆棚的超酷炫藝術作品及裝置中,我們將與鮮活作品面對面,共同感受這場藝術與科技多元碰撞的宏大視聽盛宴。
01打破邊界,在平行時空中自由穿梭
費俊,媒體藝術家、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+科技方向教授。他以藝術家、設計師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從事藝術與科技研究、教育與實踐,他的藝術實踐主要關注由虛擬和實體空間共同所構建的混合空間。作品曾在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展覽和藝術節中展出,并榮獲了德國i正設計獎、紅點設計獎和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。
作品:《時間有沒有開端,空間有沒有邊界》
作品靈感來源于霍金的“無邊界設想”,通過無限延伸、無限重復的燈光陣列,和后屏幕中的虛擬世界相結合,帶領我們置身于無數個交錯的平行時空中,打破設計想象力邊界的同時,認知邊界也不斷被打破、重組、拓寬,激發我們的無限創想力。當一個新的世界呈現在眼前,你將在未來時空中,找到屬于自己的無限種可能。
02科技加碼藝術,沉浸式互動體驗升級
Wieslaw Borkowski Jr ,波蘭當代藝術家。出生于波蘭,畢業于波蘭華沙,師從博覽藝術家傅鐸,學國畫書法。2012年至2015年,于中國美術學院攻讀中國繪畫系人物專業研究生。2016年,于杭州圖書館展覽藝術中心舉辦個人展,是波蘭人在中國最大的個人展覽。
△作品:書法VR作品
當藝術撞上VR/AR技術,時空界限將被打破。通過VR技術,我們將仿佛穿越到一個新的時空,與書法字體一起舞動起來;通過AR技術,整幅油畫將跳出靜態畫面,我們將置身畫中的世界,成為作品的一部分。
03能量加持,專治生活乏味癥候群
麻進,跨界藝術家、多元立體書法創始人。畢業于中國美院環境藝術與設計專業。從事博物館設計、建筑設計、商業空間設計、影劇院設計、工業設計、雕塑裝置設計及制作、攝影、平面設計、當代藝術、市政規劃設計等。經過多年跨界的藝術創作活動,于2015年正式開始獨立藝術家生涯。
“愛玩火”的麻進還有一個藝術身份︰龍焰主題木雕設計師。龍焰是美國火人節的中國官方版,這個烏托邦狂歡節將在燃燒大型裝詈中收尾并抵達高潮。
2017年起,在活動中燃燒的最大的構造物——龍焰木雕便由麻進設計并主導,“人火龍光”、“盤龍而上”、“鳳凰涅槃”,麻進的藝術創造力在火人節中不斷迸發、突破、超越。
作品:《太陽的光芒》
此次麻進帶來的作品10m寬x6m高,將放置于“紅太陽廣場"上,化身能星補給站,通過兩個交織在一起的“光環”體現“紅太陽""的能量輻射,為你的能量加持,治愈平淡生活中的乏味,體驗1秒能量值爆棚!
04沖破禁錮,飛向希望和未來
施勇,香格納畫廊藝術總監、藝術家、策展人。作為中國較早從事裝置與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,自1993年起,施勇的作品就在國內外被廣泛展出。他的創作媒介包括裝置、行為、攝影及錄像。2006年起,他將質疑的目光最終落到了其所處的藝術界本身,思考如何在創作中傳遞出一種更為理性的態度。
作品:《我們不想停止》
作品:《我們不想停止》這是施勇制造的一輛幻想中的飛行器,傳達出藝術家對不斷追逐夢想的態度︰我們無法停止,也不想停止!作為這個時代的青年,我們向往自由飛翔,卻因為現實矛盾無法起飛。我們都幻想擁有這樣一輛飛行器,因為我們堅信,終有一天,我們會沖破禁錮,飛得耀眼。05創想未來,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真諦│王小雙王小雙,當代藝術家。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,2018年參加中國青年藝術家赴意大利佛羅倫薩駐留計劃,現工作生活于上海。作品曾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、土耳其E1giz Museum ,浙江美術館,北京今日美術館等國內外藝術機構展出,被法國DSL Collection、希臘Copelouzos Family Art Museum、北京時代美術館、意大利中藝國際、恒大集團等機構和私人收藏。
05創想未來,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真諦
王小雙,當代藝術家。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,2018年參加中國青年藝術家赴意大利佛羅倫薩駐留計劃,現工作生活于上海。作品曾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、土耳其E1giz Museum ,浙江美術館,北京今日美術館等國內外藝術機構展出,被法國DSL Collection、希臘Copelouzos Family Art Museum、北京時代美術館、意大利中藝國際、恒大集團等機構和私人收藏。
生于當下,我們總會幻想未來,當代藝術家王小雙同樣如此。作品《光系列》充滿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感召力,畫面由近而遠的色層漸變凝聚成一種力量,帶領我們與作品共同呼吸。折射出來的光將照亮我們的能量世界,找到到生命的意義和真諦。
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,因此藝術不應該是奢侈品,貳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藝術品是連接藝術與大眾的媒介,通過藝術家的設計創作,拉近了藝術與大眾的距離,使得藝術不再“高冷”。
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,這些買得起的藝術品,讓我們更加貼近藝術、感受生活。
06觸手可及,買得起的藝術品
徐震本城的標志人物:創作包持2009年他創立了當代藝術領域的標志人物,創作包括裝置、攝影、影像和行為等。作品在世界各地均有展出。2009年他創立了當代藝術創作型公司沒頂公司;2013年推出徐震®,專注于藝術品創作和新文化研發;2014年成立沒頂畫廊,借由推廣藝術家來引領文化浪潮。2016年首家“徐震專賣店”開業,徐震®由此進入全新發展階段。
作品:藝術品專賣店—《徐震專賣店》
告別“冰冷”的美術館、畫廊,在徐震專賣店,你將能享受到藝術品明碼標價的快感,消費者即觀眾,藝術的權利被交到了每一位觀眾受眾,我們都可以成為藝術的擁有者、分享者和傳播者。在這里,藝術將被“扯下神壇”,每個人都能成為收藏家。
Design as Hope,ADM聯合著名藝術策展人召集一批年輕藝術家發起“設計即希望”的內容,不是想告訴我們藝術是什么,而是希望借此作為突破口,期待能重新點燃大眾對生活、對未來的憧憬,同時也寓意了年輕一代成為設計驅動產業發展的希望。
來ADM展看藝術,我們不必懂藝術。因為這些藝術原本就源自于我們的生活,在每件藝術品里看生活,或許就是與一群蓬勃向上的自由靈魂的對話吧。
你僅需做的,只是走進來,去看見、去互動、去體驗,看懂生活,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,才是藝術的本質,才是ADM想帶給你的。